电话:86-0755-23229824
手机:18948346937 / 13510373651
邮箱:sales@lisenoptics.com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业园工业大厦全至科技创新园科创大厦11层C
微信:
微信客服号:
抖音官方号:
立即沟通积雪是自然界地表重要的要素之一,覆盖在陆地和海冰表面,特性敏感活跃,对气候变化、水分平衡及人类活动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积雪变化会使天气和气候变化分析产生误差。所以积雪光谱的采集和研究对了解积雪的特性、获取积雪特征信息以及进行积雪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方湿润气候背景下,冬季降水多以湿雪为主,积雪密度也比北方的大。湿雪是冻结的雪片在降落过程中趋于潮湿、融化,最后在物体上冻结形成,由于易连接成片,吸收大量热量造成降温,所以对建筑设施、植被等危害较大。地物光谱仪可以获取积雪的光谱数据,分析太阳高度角、坡度、坡向、下垫面、混合雪对积雪反射率的影响,这有利于了解湿雪光谱特性和变化规律,为积雪监测、定量遥感及其参数反演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1、积雪的光谱特征
图1 28日,(b)29日,(c)30日11:00的积雪光谱反射率
由图1可见,在350~1300nm总体上积雪反射率呈现下降的趋向,其中350~700nm变化较为平稳,700~950nm反射率小幅度下降,950~1300nm变化幅度较大,1150~1240nm快速下降,在1020nm及1250nm附近出现清楚的吸收谷,1250nm之后缓慢上升。图中曲线a、b、c分别代表28日、29日、30日上午11:00在相同区域测量得到的积雪光谱曲线。三天测量时的积雪厚度分别约为3cm,5cm,2.5cm,空气湿度分别为100%,92%和71%。图中曲线b的积雪反射率最高,且明显高于曲线a,曲线c下降趋势较大,在350~1120nm积雪反射率居于曲线a、b之间,1120~1300nm低于曲线a、b。这是因为28日晚21:45左右至29日09:00左右出现一轮新的降雪,而新雪反射率较高,所以曲线b的积雪反射率最高。
2、太阳高度角对积雪光谱的影响
图2 不同太阳高度角的积雪光谱反射率
(a)35.8°,(b)39.9°,(c)37°
由图2可知, 29日和30日分别于同一地点进行积雪光谱数据采集。29日测量时间选择10:50,12:10和13:30三个时间点,结合经纬度等信息可以得到对应的太阳高度角分别为35.8°,39.9°和37°。350~700nm,光谱反射率较高,并且存在一个较为平缓的吸收谷,太阳高度角接近的两条光谱曲线几乎重合。太阳高度角引起的积雪光谱差异的首要因素是光线入射角度的差异,对于理想朗伯面,辐亮度不具有方向性,但是测量的目标物即积雪表面不满足此条件,所以入射辐射的角度差异直接影响了反射率。此外,风化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积雪的状态,物化性质的轻微变化也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3、坡度对积雪光谱的影响
图3 不同坡度的积雪光谱反射率(a)0°,(b)10°,(c)30°,(d)60°
从图3可以看出不同坡度条件下的光谱曲线形状相似,但是随着坡度从0°的不断增大至60°,积雪反射率也随之增大,并且增大的幅度较为明显,最大值达到0.22。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在350~900nm区间以及900~1300nm波峰波谷区域,坡度越大反射率上升越大的趋势比较明显。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积雪表面反射呈现各向异性特征。测量区域位于南坡朝阳方向,当入射角度增大时,前向散射方向出现单次散射光的概率增大,从而获取的反射信息增加,即有更多的光被反射回来。
4、坡向对积雪光谱的影响
为了探究坡向与积雪光谱之间的关系,设定了坡度均为70°左右的两个朝阳坡和背阴坡,在13:00左右测量了积雪光谱。图4表明坡向对积雪光谱影响较大,曲线a为朝阳坡的积雪光谱曲线,与典型积雪光谱曲线的波形变化规律相似。曲线b代表的是背阴坡积雪光谱曲线,从数值方面来看,反射率在350~1300nm波段内下降,趋势十分显著。这是因为朝阳面能够接受大量的光照,从而能够反射更多太阳辐射。而背阴坡背对太阳,影响入射光直接照射到坡面上。由于入射光减少,坡面积雪是非理想朗伯面,再经过积雪吸收与漫反射作用,从而使得接收的太阳辐射大大减少。
图4 不同坡向的积雪光谱反射率,(a)180°S,(b)0°N
5、下垫面对积雪光谱的影响
为了探究不同下垫面对积雪光谱的影响,实验区域选择距离相近、面积相同,但是地表分别为草地和裸土的两块区域。从图5中可以看出首次测量得到的a、b两条曲线有积雪光谱曲线的特征,并且趋势基本相同。曲线b积雪反射率略低于曲线a,在近红外区700~900nm较为明显。趋势比较接近,所以在地表被一定厚度积雪覆盖的情况下,下垫面的差异对积雪光谱影响有限。而曲线d积雪反射率明显低于曲线c,这是因为第二次测量时积雪消融,厚度较薄,部分区域能够清楚看到下垫面的地表及出露地物,特别是下垫面为裸土的试验区域,出现小范围土壤裸露情况。此时可见光能够穿透薄雪层,测量的积雪光谱会受到下垫面的影响,因而出现光谱曲线的差异。曲线a、b积雪反射率明显高于c、d,这是因为积雪消融和老化,造成积雪密度和含水率增大,并且由于雪层变薄或部分地表裸露,下垫面对积雪光谱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光谱反射率降低。
图5 不同下垫面的积雪光谱反射率,(a)草地(10:10AM),(b)裸土(10:10AM),(c)草地(12:00PM),(d)裸土(12:00PM)
6、混合雪(植被、林下雪)对积雪光谱的影响
为了分析不同混合雪情况对光谱的影响,分别测量了平地纯净积雪、积雪与植被混合及林下雪三种情况的光谱。平地积雪试验区选择一块2m×2m、坡度为0°、下垫面为裸露土壤的区域,积雪厚度约为3cm,图6(a)黑色曲线代表光谱测量结果。植被/积雪混合试验区选择高度约为70cm的冬青,试验区周围无其他植物影响,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植物冠层基本被积雪覆盖,有少许枝叶冒出雪层,积雪厚度约为1.5~2cm,由图6(b)红色曲线表示;
2)积雪未全部覆盖植物冠层,与植物枝叶混杂,由图6(c)蓝色曲线表示;
3)植被冠层积雪覆盖度较低,能够观察到植物冠层,由图6(d)绿色曲线表示;
4)植被冠层无积雪覆盖,但是冠层下方枝叶缝隙间存在积雪,并且下垫面为积雪,由图6(e)紫色曲线表示。
林下雪试验区选择针叶林下方面积约为2m×2m的区域,积雪能够覆盖地表,树木密度适中,但是对光照条件有一定影响,下图(f)浅棕色曲线代表林下雪光谱测量结果。
图6 植被/积雪混合的积雪光谱反射率
(a)纯雪,(b)植被/积雪混合:植物冠层基本被积雪覆盖,(c)植被/积雪混合:积雪未全部覆盖植物冠层,(d)植被/积雪混合:植被冠层积雪覆盖度较低,(e)植被冠层无积雪覆盖:植物冠层基本无积雪覆盖,(f)林下雪
图6表明在可见光范围内纯净积雪光谱反射率最高,植被/积雪反射率次之,林下雪反射率最低;在近红外波段植被/积雪混合情况反射率超过纯净积雪。因为在可见光范围内,积雪的反射率最高可到0.92,远高于植被,但是在近红外波段中,雪的反射率开始下降,而对于植物来说,近红外波段的反射与其叶片结构有关。而且近红外辐射具有穿透能力,约50%~60%的能量可以透过植物叶子,辐射到下层被反射回来再次穿过上层叶,使冠层红外反射增强,从而导致在近红外波段范围内纯净积雪反射率低于植被/积雪混合情况。同时,在对比纯净积雪和植被/积雪混合光谱时发现,光谱曲线一般在780~1000nm区间内相交,在光谱曲线相交前,随着植被上积雪覆盖率的增加,植被/积雪混合反射率逐渐升高,曲线交点也随之前移,向780nm处靠近,光谱曲线的形状越来越接近纯雪曲线交点随之后移,向1000nm处靠近,曲线的形状越来越接近植被光谱的曲线形状。
林下雪光谱反射率与积雪随波长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是数值在所有测量对象中最低,这是由于针叶林遮挡了光线,测量时入射光减少,使得获取的反射信息大大减少,所以林下雪光谱曲线虽然保持积雪光谱曲线特征,但是反射率大大降低。
推荐:
便携式地物光谱仪 iSpecField-NIR/WNIR
专门用于野外遥感测量、土壤环境、矿物地质勘探等领域的最新明星产品,由于其操作灵活、便携方便、光谱测试速度快、光谱数据准确是一款真正意义上便携式地物光谱仪。